谈球吧体育·(中国)全站app下载

欢迎来到谈球吧体育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0898-08980898

流淌“爵士血谈球吧体育液”的十位知名华语流行歌手

  谈球吧体育爵士乐在中国一直是关注冷清且受众面极窄的音乐,广大群众对爵士这种音乐也普遍存在着片面的印象与误解,一种印象是小资的代名词,提到爵士,想到的立刻是西餐、咖啡、红茶、威士忌,是午后闲适的慵懒与惬意,是纸醉金迷的奢靡与浮华,在这类印象中,爵士只是背景的点缀,氛围的装饰,身份的装点,以及阶层的象征,音乐本身倒变得不重要;一种是片面的认知,听到电视上唱歌比赛中的烟嗓选手在“bo be ba la”的拟声词即兴,虽然听不懂,也不觉得好听,但知道这是爵士;一种是混淆的概念,分不清爵士、蓝调、灵魂、民谣甚至于古典巴洛克的区别,凡是听起来比较怪且有腔调的,一律划分成爵士。

  然而我们的日常生活却从来不缺乏爵士的声音,比如说在星巴克门店里经常会听到爵士(当然不全是爵士音乐),甚至有一个词语叫“星巴克爵士”,就是指星巴克在爵士的咖啡场景化道路上所做出的巨大而广泛的推动,据说全世界每周有几千万人进出星巴克,那么爵士音乐被听到的频率其实是相当高的,其实爵士乐在星巴克门店的存在感最高的时候是九十年代,九十年代中期,星巴克与Blue Note唱片展开合作,门店里大量播放Blue Note发行的作品,甚至在1995年星巴克还出了一张合辑类唱片《Blue Note Blend》并配合着一款咖啡出售,我去找来了这张唱片听,里面都是Billie Holiday、Sarah Vaughan、Count Basie、Chet Baker那些经典大神级人物的作品,可见星巴克与爵士有着紧密且深厚的渊源。

  同时爵士在当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虽然纯粹的爵士乐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但是爵士音乐元素却在当下的流行与各类曲风中随处可见,因为爵士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复杂技术理论,都依然能为其他各种类型的音乐输送养分,比如说爵士乐丰富的和声体系,各种冷门却美妙的,复杂又慎密的律动,精妙而自由的演奏手法,以及高阶的即兴理念等等,都是做其他音乐类型想“高级”起来的宝库,因此,虽然纯粹的爵士歌手在华语市场中不为大众知晓,但是受到爵士音乐影响的成名歌手却有很多,今天就来盘点十位谈球吧体育,流淌“爵士血液”的十位华语知名流行歌手。

  袁娅维是华语乐坛当下R&B/Soul/Neo-soul女歌手代表,然而爵士乐却是她的音乐体系与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Neo-soul本身就与Jazz有着难割难分的关系,作为一位从小在国内长大,受本土文化影响的非海归派歌手,袁娅维能将这种类型的音乐演绎到如此纯正的水平是相当少见的,这需要很大程度上对于本土审美习惯产生内在的“断舍离”(这同时也导致普层听众总觉得袁娅维的音乐有情感隔阂,这本就是一种内在品质的两面),从袁娅维的唱法与音乐中能感觉到,她不仅受到像Whitney Houston、Mariah Carey这类Vocal型的传统R&B女歌手的影响,又受到如Jill Scott 、Erykah Badu、Joss Stone这些新灵魂的R&B女歌手的影响,所以她既有传统声乐技艺上的炉火纯青,又有在律动、和声、即兴、旋律上的全面音乐素养,在演唱上几乎没有短板,所以如今你在各大高校的唱歌比赛上以及在唱歌选秀节目中,所看到的那些出类拔萃的获胜者,总能看到一些受到袁娅维唱歌影响的新一代,而从她的全面性上来说,这也是最合适去影响新一代的华语歌手,有句话是,有的歌手影响听众,有的歌手影响歌手,袁娅维就是后者。

  若非林忆莲的歌迷,想必不知林忆莲和爵士有何关系,对于一般大众来说,也许只知道李宗盛对林忆莲的音乐气质的改造,了解深入一些的乐迷,或许知道Janet Jackson对林忆莲的影响,然而在林忆莲的成长经验与电台生涯里,她一直对爵士乐有着特别的钟爱,早年曾翻唱过静谧风暴(70年代的一种受爵士影响的商业流行曲风)的代表Michael Franks、拉丁爵士女歌手Lani Hall、以及Greg Guidry的歌曲,重新演绎过三四十年代大上海爵士名曲。1995年,林忆莲发行了两张唱片,一张是大众耳熟能详的《Love Sandy》,一张是鲜有路人知的日语(日/英/粤)专辑《Open Up》,前者走接地气路线,后者走高端路线,所以前者出了《伤痕》、《为你我受冷风吹》、《听说爱情回来过》这样的大金曲,而后者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张专辑存在。而如今你去听这张1995年的《Open Up》,在那个年代可谓是高级且时髦,爵士风格浓厚,并且融合放克、灵魂、嘻哈元素,如此融合很多歌都有酸爵士以及融合爵士的风味,1995年,Neo-Soul这个词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其实也完全可以算上一张新灵魂专辑,听这张专辑,或许就会知道林忆莲曾被称作“香港第一爵士女伶”是名不虚传。

  王若琳式“爵士”想必是广大华语听众心目中最“像”爵士的音乐了,无论是所谓沙哑的烟嗓,慵懒的曲风,带着小资情调的旋律,都是广大华语群众所认为的爵士乐,从这方面来说,王若琳既是对此做出了一种广泛的推广,同时又是一种误导(并非是她本人意愿的误导)。自王若琳的首张专辑《Start From Here》大红之后,她不止在一个场合中表示过,自己唱的并非真正的爵士乐,那只是唱片公司的一种包装,而她自己讨厌这种歌曲(直言像“老处女”音乐),之后拒绝公开演唱首张专辑的歌曲。其实王若琳的首张专辑应该归入Smooth Jazz这种商业大众流行风格,我个人并不认为这张专辑差,因为音乐的好坏并不以曲风类型来判定。而后王若琳开始“放飞自我”,在独立摇滚、音乐剧、朋克、K-pop的道路上做自己想做的音乐,虽褒贬不一谈球吧体育,但去年还是凭借《爱的呼唤》拿下了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然而我偶尔会想一个问题,王若琳真的就那么厌恶首张专辑的自己吗,这种厌恶与排斥是否有因为这张专辑爆红而受到的舆论与声名压力的影响,那种形象真的就完全是唱片公司的强迫包装而不含个人意愿?因为从2008年的《Start From Here》到2020年的《爱的呼唤》,若只看这两头,倒挺像是在某种脉络上的十二年的成长路径,而中间的那一段,则很像是应激状态下的精彩叛逆。

  李泉曾经在《歌手2018》中说过,“爵士乐是乐手成长过程中一个必须要经过的学校,它是一个音乐的基础课程之一”,他曾说自己大学时最爱听GRP唱片的作品,爵士传奇Chick Corea,以及Dave Grusin,Lee Ritenour这些融合爵士大师对他的影响都很大,两千年的专辑《走钢索的人》就是这些影响下的产物,也是李泉最有名的唱片,里面包含了流行爵士、巴洛克流行、带有古典元素与学院风格的中式Chamber pop,虽然并非完全是爵士乐,但是和范晓萱的《绝世名伶》一样是华语爵士流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唱片,而后李泉则在电子音乐、迷幻流行、独立摇滚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他在《歌手2018》说的这句话,确实如此,爵士音乐的丰富和声、美妙、复杂律动、独特旋律、精妙配器、精彩即兴等等,都不仅是爵士乐手需要的素养,而是任何曲风的有志于突破与深入的音乐人都应该学习的功课,所以李泉讲的其实是一位音乐人该有的进取之心。

  陈奕迅曾经在新歌声做导师时被问到最欣赏哪位女歌手,上一个问题的回答还在搞怪的他突然严肃起来,说范晓萱,虽然没有具体讲出缘由,但是我想范晓萱的不断突破自我,做真实的自我探索,不停留在舒适区的音乐精神,确是陈奕迅会欣赏的音乐人。爵士只是范晓萱事业道路上的音乐形象中的一站,她的爵士熏陶想必是来自于她当酒吧爵士歌手的母亲Miss D.D ,其实从声线上来说,她母亲的声线比范晓萱更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爵士女歌手,然而范晓萱却依靠一张《绝世名伶》,打开了她在华语流行的爵士音乐中的影响力,这张专辑如果从爵士音乐的技法与深度上来说,并不高深晦涩、技高艺巧,其中不少歌曲都是大小S的创作,然而范晓萱却凭借自己真实的对于生活与世界的敏锐独特感知,将自我的生活触角与爵士连接,虽不高深莫测,却也灵动随意,独树一帜,虽说是爵士专辑,却建立起了爵士之外的一层审美意义,它告诉广大听众甚至是那些一味追求高级的音乐人,爵士并非多么曲高和寡、遥不可及,当你真实表达自己的生活与对世界感知时候,你的自说自话、琐碎诙谐、古灵精怪、隐秘幽暗、胡思乱想甚至于神经兮兮,也都非常具有音乐的生命力。

  在器乐的精通、音乐素养、编曲制作与音乐技术能力上,方大同想必是这十位歌手里数一数二的,方大同是一位R&B/Neo-soul音乐人,但是爵士乐却深入在他的音乐脉络中,是真正地融入了进自己的体系与建构,一切都是自然输出、顺理成章、浑然天成。方大同从小就受到七十年代黑人音乐的影响,那个年代的灵魂、放克、爵士本身就是水融、多位一体,同时他的父亲也是乐队的鼓手,更是能给他实践层面的音乐经验与熏陶。在方大同的音乐里,你能够听到Stevie Wonder、DAngelo这些灵魂传奇与新灵魂开拓者给予他的影响,也能听到像George Benson、Robert Glasper这样的爵士/R&B/融合音乐在他音乐中的技术印迹,其实方大同受到的音乐风格与年代的影响和袁娅维类似,只是袁娅维钻研于演唱方向,而方大同钻研于创作、编曲与制作方向,除了那些隐性的把爵士和声、、配器、即兴融入进R&B与灵魂乐的歌曲创作之外,还有像《哪怕》、《四人游》、《手拖手》这种显性爵士的曲风,到如今还在继续进化,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方大同这样的音乐人。

  如果说这十位中的多数都是流行歌手通过爵士进行风格上的开拓以及技法上的进化,那么顺子则是由爵士歌手先成为了流行歌手,而后又转回爵士歌手的过程。顺子的母亲是华人钢琴家黄爱莲,从小学习古典钢琴,而在美国长大的她从小就受到大量的黑人音乐的影响,并在瑞士的音乐学院学习爵士与音乐制作。顺子的第一张专辑《Shunza》其实就非常黑人,由灵魂/新灵魂、放克、爵士构成的这张专辑在1997年的华语乐坛里可以说堪比陶喆的首张同名专辑《David Tao》,其中有一首和刘欢1988年的《心中的太阳》有关的歌曲《太阳》,这完全就是将刘欢作品作为前人经典的黑人放克的采样手法来制作的歌,当时在华语乐坛绝对称得上前卫,只是这张专辑最火的歌是家喻户晓的《回家》,于是顺子以非灵魂/爵士歌手的面貌而是流行歌手的面貌被大众熟知,她后来说成名是一件会带来很多麻烦的事情,其中我想就包含着这种误解以及难以做自己喜欢的音乐,甚至二十几年后,顺子还在某唱歌节目里被某声乐老师现场“指导”如何唱歌,令人哑然失笑。好在这些年的顺子已经无视大众与市场喜好了,她后来一直与中国爵士音乐圈颇具影响力的顾忠山合作并组建了红节奏乐队,唱自己喜欢的音乐。顺子曾说,“唱爵士就像相识已久的恋人终于步入婚礼的殿堂,我与爵士乐的缘分故事十几年来一直引领着我,现在我终于回家了。”

  在今年的金曲奖中,蛋堡获得最佳华语男歌手让人很多网友疑问这是谁,虽然从这点来看蛋堡的影响力还并未深入内地大众听众的圈层,但是蛋堡对于华语说唱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尤其是在Jazz hip hop方面,可谓是华语此种说唱风格的引领者。Jazz hip hop/Jazz rap是源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一种用嘻哈的节奏与采样手法融合爵士配器与即兴手段而形成的说唱风格,而蛋堡深受日本爵士嘻哈的影响,比如说Nujabes,他的音乐极大地改变了华语听众对于说唱的认知,原来说唱不一定非要狠燥凶痞、咄咄逼人、愤世嫉俗,说唱同样可以轻绵淡雅、清新灵动、言不尽意甚至漫不经心。其实我听Nina Simone五六十年代那些带有叙事诗般的爵士演唱谈球吧体育,她叙述性与即兴感的爵士flow其实就与当下的那些出众的政治说唱歌手的flow非常相似,无非是音乐/beat不同,所以爵士本身就与嘻哈有着深厚的渊源。而内地同样有我很欣赏的说唱歌手在Jazz hip hop领域颇具建树,比如说小老虎(早期),Lu1等等,小老虎曾评价蛋堡说“蛋堡创造了自己的声音和语言,这无异于创造了一个世界,而且这世界很广大,能容纳很多很多人,所以十年一晃而过,还是有那么多人时常去他的世界里休憩,获得勇气重新面对外面真实的世界。”

  莫文蔚说自己在入行之前的愿望是成为一名爵士歌手,虽然后来成了一名流行歌手,但是爵士的梦想却一直在,1999年的专辑《就是 莫文蔚》中的名曲《爱我的人请举手》就是一首大乐队爵士,莫文蔚唱得粗放随性,不拘一格。她在2013年发行了一张爵士经典名曲的翻唱专辑《Somewhere I Belong》,用东方元素与制作手法演绎西方爵士经典,虽然这张专辑褒贬不一,但是莫文蔚职业生涯中的一些具有艺术高度的作品都与爵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说李宗盛给她写的《十二楼》,这首用爵士的冷淡与慵懒来呈现都市职业女性的清冷内心,李宗盛说是他写过的最好的歌曲之一,而莫文蔚也唱出了它最好的感觉,同时这张专辑还有一首爵士风格的《月蚀》,也是词曲唱俱佳,极具情调;非常值得一提的是EP《Karen Mok》中的《水色》,改编自伍佰的《夏夜晚风》,用粤语说唱加爵士配器与吹泡节奏,非常迷离惝恍精巧别致,莫文蔚若不是有一定爵士素养,比如律动感与演唱上的timing,也许很难将这些歌曲演绎出色,也自然不能推动她的音乐成就到达一个新境地。

  为何是特别提及,因为崔健自己把流行乐与摇滚乐划分得泾渭分,所以把崔健放在这篇流行歌手的文章里有些不太合适,但摇滚乐在欧美事实上也属于流行音乐,所以希望歌迷不要介意。崔健受到的音乐影响,提起较多的,多是放克、雷鬼、布鲁斯、朋克、嘻哈等,并且与民族乐器与元素融合,但是爵士乐其实也在崔健的音乐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从崔健音乐生涯的一开始,爵士乐一直就是其音乐的重要组成,崔健乐队的成员,萨克斯刘元,被认为是中国爵士音乐的启蒙者和推动者,吉他手艾迪更是最早将爵士、放克、雷鬼这些音乐推荐给崔健的人,崔健甚至曾说“这些爵士音乐家都看不起摇滚乐,他们并不在意我歌词唱的是什么”,所以崔健的音乐事实上是相当融合的,而《红旗下的蛋》与《无能的力量》这两张,很多歌曲的爵士味道都非常浓重,那些大段的即兴,其实就像是七十年代爵士与摇滚融合的前卫摇滚/艺术摇滚,而在如今崔健与乐队的演出中,通过那些老歌的重新编排与现场演绎你会发现更加爵士了。崔健曾说,爵士是属于未来的音乐,“如果中国再不加强爵士音乐教育的话,中国音乐一定会出现断层与真空。”

  由此可见,虽然如今已经不是爵士时代,然而爵士却如血液一般不仅流动在音乐人充满创造力的身体里,也渗透在每一种曲风与音乐类型的发展脉络中,灵魂乐、放克、电子、民谣、摇滚,每一种音乐与爵士融合都能够生出新的灵感与别致的体验,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之中,爵士的声音无处不在,它已经与当今的各类流行融合,渗透在流行声响的不同角落里,就像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听到爵士音乐的星巴克门店,如今的星巴克门店的音乐歌单,也早已不限于爵士音乐,而是有大量的独立流行、独立民谣、灵魂乐、布鲁斯、独立摇滚以及电子音乐,在不同的时段,以不同的风格与不同的声音美学,参与构筑了星巴克“第三空间”的美感与氛围。

  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星巴克的专星送三周年歌单,这是三张相当好听、风格多元且格调不俗的歌单,里面的音乐均来自于今年秋季星巴克门店同款BGM,里面的歌曲都不是排行榜上的热门,很多作品是小众圈层里的精心挖掘与挑选,这三张歌单分别有三个主题:早安、灵感、秋日之约。我有幸在你们听到这些歌曲之前,把这三张歌单的一百多首歌全部聆听了一遍,可以说这三张歌单的音乐甄选的品位与氛围营造的拿捏,在此类门店场景的塑造中是出类拔萃的。

  第一张歌单是《早安》,这张歌单音乐的前半张氛围偏向于清新灵动、活力轻扬、律动惬意的类型,色彩明亮、听感鲜活,令人心神爽朗,神采焕发,犹如清晨第一缕阳光所带来的万物苏醒与生命延展之感,所以这张歌单有大量的独立摇滚与独立民谣,有格莱美级布鲁斯摇滚/南方摇滚乐队Alabama Shakes,有马里的非洲布鲁斯摇滚乐队Songhoy Blues,有独立/另类乡村民谣乐队The Lone Bellow,还有在国内并不知名但音乐很好听的如Springtime Carnivore这样的阳光流行组合以及独立摇滚乐队 Young Buffalo。当然进入歌单的后半部分后,爵士音乐的分量与比重在歌单里依然很高,而且绝不是那类商业、大众、泛滥的“咖啡爵士”音乐,而是大量的在波普爵士、硬波普爵士、后波普爵士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如Grant Green、Charles Mingus、Horace Silver、Freddie Hubbard等爵士大师们的作品,非常值得一听。

  第二张歌单是《灵感》,这一张给我的整体氛围是梦幻迷离、朦胧跳动、经典浓郁,所以这张歌单有梦幻流行、合成器流行、布鲁斯摇滚、爵士民谣等等,还有爵士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如Miles Davis、Duke Ellington、Bud Powell、Chet Baker的作品,极具分量。这张《灵感》是三张歌单里我最喜欢的一张,其中有一首来自英国独立电子音乐人Four Tet 的《 My Angel Rocks Back And Forth》非常好听,还有来自非裔古巴灵魂/R&B双胞胎姐妹组合Ibeyi的歌曲也相当特别,而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里面有一首给四十年代“一代妖姬”白光的《假正经》做的电子remix版本,可以说是集时髦、复古、新鲜与有趣为一体,在星巴克里听到这样的音乐绝对能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张歌单是《秋日之约》,这张给人的整体感受是清幽萧瑟、安谧深沉、又暗藏生机,这张歌单开始有了人声爵士音乐如Nina Simone、Louis Armstrong、Blossom Dearie、Nat King Cole等传奇爵士歌手的作品,同时其他风格的音乐也相当丰富,有英国Drum & Bass音乐人Peshay、Trip-Hop代表乐队Morcheeba、爱尔兰独立民谣乐队Villagers的作品,甚至还有后摇/实验电子乐队Son Lux的作品。其中有首美国音乐人Benji Hughes的《So Well》,是充满异色的跳动,还有首爱尔兰乐队Altan的《White Birds》,可谓是宁静治愈,抚慰人心。

  而星巴克在专星送三周年之际推出的这三张歌单,目的就是希望点外送咖啡的顾客同时也能在家中感受到门店的这种音乐氛围,升级在家中、聚会、工作甚至是路上喝咖啡的体验,当送到手中的咖啡与门店当季歌单一起享用时,咖啡不仅仅是口感、味觉、嗅觉上的享受,而是和你的听觉连通,从而带来更丰富美妙的通感体验,这三张歌单在9/22—9/26正式上线,在活动期间内下单成功,第二天将会收到解锁全部歌单的短信,验证身份后即可畅听100首+门店同款音乐,在这个流媒体歌单的时代,你只需要点一杯外送的咖啡,就能获得三张包含经典爵士以及从大量独立小众音乐中挖掘出宝藏的歌单,这里面每一首歌都是一个广阔音乐世界的入口,你不知又会通过哪一首歌再认识到一位与心灵产生共振的音乐人,来吧,那些打通味觉与听觉之间的美妙通感,那些不经意间的相遇与聆听,那一个未知世界之门的推开,都在一杯咖啡之中。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