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球吧体育·(中国)全站app下载

欢迎来到谈球吧体育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0898-08980898

谈球吧体育爵士舞之夜范例6篇

  谈球吧体育追述起SALSA(莎莎)的历史,我们依然要将它的发源地定在古巴,虽然它不只在古巴出现。一位从海地来的法国人将一种英法流行的乡村舞蹈带到了古巴,于是这种舞蹈就被当地人与一种源自于非洲的舞蹈相融合,而这种舞蹈本身又结合了西班牙民歌,非洲鼓点。

  除了古巴,这种舞蹈音乐小量但种类繁多的融合也同样发生在其他的国家里,比如多米尼加,哥伦比亚等等。这些国家的一些乐队将他们的音乐带到了墨西哥城,并且在这些地方的电影中大放异彩。很快纽约也开始受到感染。在墨西哥城和纽约,舞蹈和音乐开始发生更多的融合和提升,更多的商业元素被加入,因为这样更能吸引投资人的眼光。SALSA这个字眼就是在纽约产生的。这个词十分流行,并且变成了许多种不同音乐的代名词。这些音乐来自许多受西班牙影响的国家,包括伦巴,曼波,恰恰等等。这些音乐中许多都依旧维持他们自己的风格,但是也有许多被混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SALSA。现在你依旧可以在SALSA的音乐里听到许多音乐元素的影子。在一些现在的节奏里,你依旧可以分辨出那些古老的风格。

  上海这个城市越来越迷人,周末已经不是放松心情的唯一时间,许多在公司里为了生计锱铢必争的年轻人开始懂得在华灯初上的上海扮演双面人。白天是白玫瑰和好好先生,晚上是红玫瑰和Mr. Sexy。

  正是因为如此适合年龄层从25岁到40岁的SALSA刚一进入上海就捕获了众多舞迷爱好者。

  既没有国际标准舞的那种一板一眼,又比舞厅蹦迪扭多了一份高贵。当初在各大健身房里的拉丁有氧健身操算是一种基础普及教育,为之后出现的真正平民化街头拉丁带出了一票追随者。

  如今上海滩上最最闹猛,到了周末人山人海,老外最多,音乐最火,并且还教授SALSA的地方就要算ZAPATA。这个在衡山路东平路的PUB,以一个墨西哥民族英雄的名字命名,其风格昭然若揭。招牌舞池是酒吧前台,每次都有辣的table show,全部都是自助。如果你变身成为《Dirty Dance》里面的那个美女,那你就不要错过每个星期三在这里的SALSA教学。

  与热情奔放充满拉丁风情的SALSA相比,摇摆舞的历史则充满了美国式的传奇。1926年3月26日,名噪一时的Savoy舞厅在纽约开业。Savoy因为它超长的舞池与一个双层升降的演奏台而迅速成名。这里的晚间舞场吸引了当时在纽约最好的舞者。受到这些舞者和当时最好的黑人乐队的刺激,在Savory演奏的音乐大多都是摇摆爵士。1927年的一个夜晚,随着林德伯格,这位当时正准备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起航到巴黎,一位叫做“矮乔治”的舞蹈爱好者在观赏一对舞者的舞蹈表演。当时一名新闻记者正好采访了他。于是这两篇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报道凑巧与林德伯格的报道在同一版面的相同位置。而这位乔治老兄把这篇报道飞行员的文章当成了自己的文章,并把文章的标题Lindy Hops The Atlantic读成了Lindy Hop,这就是摇摆舞中一种重要舞步流派Lindy Hop的由来。

  作为摇摆舞最早的一种舞步,Lindy Hop发展衍生出了诸如东海岸摇摆(East Coast Swing)、查尔斯顿摇摆(Charleston)、菏里活摇摆(Hollywood Style)、迪安科林斯摇摆(Dean Collins Style)、西部摇摆(Western Swing)等等。另外摇摆舞在不同国家地区还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在欧洲就被叫做吉特巴舞(Jitterbug),Jive 或者是Rock & Roll 等。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Lindy Hop是那些在街头,夜总会,比赛以及电影中出现的相类似的舞蹈的代名词,并风靡整个美国。

  Jimbo原本是一个计算机程序设计师,一个小时能赚800美金,但是他却因为对摇摆舞的执著爱好辞掉了工作,在上海教起了摇摆舞。他的中文说得并不好,于是前来学习的学员大多都是会说流利的英语的外企公司职员,留学生以及许多在沪外籍人士。

  不过在他的助教、韩国裔台湾人Orchis的帮助下已经有越来越多不会说英语的人也开始可以学跳摇摆舞谈球吧体育。

  其实要算起来,摇摆舞最初出现在上海恐怕早在30年代,那个时候上海的时髦直追纽约,上海的年轻人跳摇摆舞更是当时的最最流行的时尚,过了半个多世纪,摇摆舞又重新回到上海,这个又有点怀旧又有点新潮的东西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爵士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风格最为宽泛的舞蹈,它源起于非洲的宗教舞蹈和欧洲传统舞蹈的综合,在长达300年的发展过程中,爵士总是处在变化的状态中,总是能反映出当代的音乐和艺术潮流。

  查尔斯顿州的林迪舞可以被看作是爵士舞最早的形式,在后来的发展中又融合了摇滚、早期爵士乐、霹雳舞的一些元素。跳爵士舞的原则就是自由和即兴,也许是因为在它的血液中有来自非洲的灵魂。

  Jack Cole 曾经说过,爵士就是城市民歌。还有一个著名的爵士音乐家说过,基于非洲音乐的灵魂和打击乐器的节奏,以及它多元化的风格, 爵士舞很难被精确地定义。

  60年代的爵士舞多见于酒店的歌舞表演中,80年代的爵士舞多见于电影、歌舞片中,迈克尔・杰克逊等人的表演中也有爵士舞。

  在上海跳Jazz的大多都是一些专业或者半专业出身的舞蹈爱好者,因为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Jazz舞蹈并不适合于所有的人,但是正是因为这样也更具观赏性。

  如果你并不满足于大众舞蹈,或者曾经练习过舞蹈但是又多年荒废想要重拾,在上海同样有这样一间舞蹈工作室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Jazz du Funk起源于澳大利亚一群现代舞爱好者,其舞蹈融合了爵士舞,现代舞和芭蕾舞等舞种的优点,强调舞者身体的力度与柔韧性。通过舞蹈学习与形体锻炼来改善个人气质,提高个人自信。

  2002年8月Jazz du Funk在中国上海开设了工作室,创始人就是编舞的杜连,杜连从六岁开始学习芭蕾舞和民族舞,多年来坚持不懈。在澳大利亚获得艺术及商业双学士学位的同时进修爵士及现代舞。杜连在2000年回到上海,作为香港卫星电视市场部副总监推广CHANNEL[V]在中国的业务。2002年初创办Jazz du Funk (爵士风度),全心致力于现代舞、爵士舞在上海的推广。

  在70年代HIP-HOP开始发展之时,被区分为M.C(饶舌歌手)、D.J(唱片骑士)、Dancer(舞者)、Craffiti(涂鸦)这四大类。HIP-HOP是一种结合了黑人说话时特有的强调和节奏感以及原始非洲部落舞蹈所衍生出的表演形式,在美国这一种族大熔炉的刺激下,转变为现今多元化的风格。

  原本Rap只能用念的,而HIP-HOP则又唱又跳,然而现在美国已将之混为一谈。有趣的是,饶舌歌手就像是富有正义感的街头战士,阐述日常生活中的不公平发泄愤怒的情绪,与自怨自、抒发悲凉情感的Jazz、Blues完全不同。严格而言,Rap不能算是“音乐”,因为有节奏,有音调高低其中又分为:纯粹(Pure),硬核(Hardcore),黑帮(Gangster)(G-Funk),嘻哈(Hip-Hop),等等。

  随着嘻哈音乐风靡整个欧美,日本和韩国已经成为了亚洲的两大嘻哈基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开始喜欢嘻哈文化,看到上海遍地舞厅里播放的嘻哈音乐,便可知道这一风潮是如何强劲地影响着我们的时尚娱乐生活。

  说起嘻哈的文化,其实它并没有什么文化,在美国那些嘻哈主流人物大多都没有读过大学,混迹于平民区,他们用唱来宣泄情绪,用中国流行语来说,其实就是愤青之歌。

  到了亚洲,它所呈现出的那种不同以往的随意自由和标新立异立刻被20岁的大孩子们欣然接受。

  上海恐怕是全国最早出现hiphop舞蹈表演的地方,记得那个时候有一个叫做新偶像的明星艺校从日本带来了这一舞蹈,当年的学员如今已经成为一代舞林宗师。而如今孩子们对hiphop文化的认识也已经不光光停留在舞蹈,更多的人开始说唱,打碟甚至是涂鸦。

  小曾根真的演奏本该是中规中矩的经典诠释,而身为爵士钢琴家的他却把肖邦作为乐思之源尽情发挥,展现出一派激情、浪漫的音声之境。

  9月11日晚,日本钢琴家小曾根真举办的独奏音乐会,实现了肖邦与爵士的首次碰撞。作为国家大剧院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的系列音乐会,小曾根真的演奏本该是中规中矩的经典诠释,而身为爵士钢琴家的他却把肖邦作为乐思之源尽情发挥,展现出一派激情、浪漫的音声之境。

  演出当晚,音乐会节目单的曲目呈现让人误以为上、下半场古典与爵士各占一半。谁知钢琴家上台坐定,弹出的乐音猛然令传统乐迷不知所闻。这是肖邦的马祖卡?数句之后,钢琴家右手奏出几近游离的主题,让人仿佛落入梦幻的世界,不时望见肖邦的身影。对于两首短小的马祖卡舞曲,钢琴家用完全不同的演奏手法加以处理,凸显出原作的气质风韵。然而,它更像是全新的爵士音乐,自如表达着独奏家的风格追求。人们熟知的《e小调前奏曲》经过小曾根真的改编,蜕变成肖邦和波桑诺瓦的忧郁组合。《降D大调圆舞曲》则被新颖的蓝调和声所笼罩,将固有的童趣与时尚的秀美合为一处。上半场演奏最为叫绝的当属《降E大调夜曲》,钢琴家以极尽幽静的音响,向观众展示了一幅印象主义的肖邦音画。悠远、稀薄的音色早已超出浪漫语境,却将夜曲的绵柔和温馨扩至无限。

  音乐会下半场,小曾根真仿佛摆脱束缚的孩童,欣然投入属于自己的钢琴世界。人们首先听到两首半即兴的作品,充分展现了日本爵士乐特有的艺术风韵。爵士织体上附着的五声性旋律不时呈露出明显的东方气质,令人感到亲切舒适、回味悠长。钢琴家25年前完成的《飞翔》显示出个人的演奏技术和非凡的编创能力。在变奏曲式的整体框架里,小曾根真不断改变自己的表现风格,将各种节奏和旋律拆解技术应用其中。观众的心绪随着钢琴家的激情演奏不断高涨,一曲终了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烈掌声。直到此时,人们终于领悟到这场演奏会的真谛,它与古典紧密相关,却又在爵士音乐的诠释和润色中超越其上。

  多年以来,古典与流行因素两相结合的演绎方式并不新鲜。但是,钢琴家小曾根真的演奏却让观众首次认识到这种结合应该具有的格调和品质。它不是古典对流行的奉迎,也不是流行对古典的俗化。二者凝聚的结果,恰是这位钢琴家卓然不群的品味和心声。

  一份跨越世俗的爱1902年夏季,对埃莉诺·桑顿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个夏天。她是一位美丽的姑娘,但命运却并没有因为她拥有过人的容貌和聪颖的头脑而对她格外眷顾。年幼时的桑顿遭到父亲的遗弃,与靠擦皮鞋为生的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养家和给重病卧床的母亲治病,她只能到夜总会当交际花。

  因为容貌倾城,又能歌善舞,桑顿很快成了夜总会里的红人,被许多贵族公子哥追崇着。可桑顿虽地位卑贱,却生了一身傲骨。她知道那些声称说爱她的男人,不过是爱她的美貌与身体,一旦得到,终有一天他们会像厌弃一块抹布一样将她抛弃。

  这天晚上,桑顿像往常一样在伦敦最富有人气的夜总会开始了表演。演出结束后,桑顿照旧收到一些男人们送来的礼物,她在那堆东西中无意发现了一件特别的礼物。那是一张人物速描像,主角正是跳舞的她。这幅画或许只是哪个无聊的贵族少爷来消遣她的吧,桑顿并没特别放在心上。但令她意外的是,第二天又收到了一幅肖像,这次画像里的她像一位月光下的公主,高贵而忧郁。接下来一连三天,桑顿都从侍应生的手中收到了画像,而且每张画像中的她各有风情,或妩媚,或忧郁,或纯真。

  第七天的时候,桑顿演出后直接等在了后台的入口,她终于见到了那个送画来的神秘人。那是个长像俊朗的男人,棱角分明的轮廓,深邃的眼睛,他便是约翰·蒙塔古。

  出身贵族世家的英国保守党议员蒙塔古是当时名噪一时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个飞车迷,还是个绘画迷,刚刚担任了《汽车画报》的主编。蒙塔古和朋友第一次在夜总会见到舞台上的桑顿时,她正像一只孤独而骄傲的天鹅在起舞。他被她身上特殊的气质吸引了,这个有着褐色卷发、忧郁眼神的女孩仿佛是一幅古典而美丽的油画。蒙塔古一时看得发呆,忍不住随手将她的肖像画了下来。从此他疯狂地迷恋上了她的一颦一笑,直到她真实地站在他的面前,他还觉得如坠梦中。

  桑顿和蒙塔古就这样相识了,并电闪雷鸣般撞击出爱的火花。蒙塔古成了桑顿最忠实、也最特殊的观众。不过,蒙塔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怕桑顿会因身份悬殊而有所顾虑,只告诉她自己是《汽车画报》的主编。

  强烈的爱情让蒙塔古将贵族的戒律抛到了一边。为了每时每刻都能见到桑顿,他为她还清了夜总会的所有债务,让她担任自己的秘书,并无所顾忌地带着她去见他的那些朋友,不顾任何人的拦阻和桑顿同居了。

  完美的爱情总是那么短暂但是上帝似乎总是嫉妒太过完美的爱情,一个好事的朋友不想看到蒙塔古为了一个“如此堕落”,便悄悄地将他与桑顿的事告诉了他的家人。蒙塔古的家人知道他在外面“包养”后惊骇和愤怒,他们觉得这是对家族的侮辱。

  于是怒火中烧的老蒙塔古爵士立即派人将蒙塔古找了回去。他们召开家族会议,将蒙塔古像审犯人一样审讯。蒙塔古与父亲挣执起来,说自己和桑顿是真心相爱的,谁也阻止不了他们的爱情,甚至宣称为了桑顿情愿放弃继承爵位。老爵士勃然大怒,他对蒙塔古说,你将一无所有。

  果然,老爵士一气之下中断了对蒙塔古的经济支援。蒙塔古感到靠报社那点微薄的薪水根本无法继续给予桑顿富足幸福的生活,但又不想让心爱的女孩重新过困窘的生活。然而他们不仅要吃饭穿衣,还要支付公寓的昂贵租金,蒙塔古渐渐力不从心,他开始向朋友们借钱维持体面,然而那些人多是蒙塔古家族的世交,已经受过嘱咐,谁都不肯伸出手来帮他一下。老爵士觉得只要将儿子逼到无路可走,他就会乖乖回家的。蒙塔古终于陷入了从来没有过的绝境。一无所知的桑顿依然沉浸于心醉神迷的爱情中,但有时看到蒙塔古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冲着自己发火,她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蒙塔古是不是有些厌倦她,想离开她。正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老蒙塔古爵士找到了她。

  原来,在蒙塔古离家出走半年之久后,老爵士见儿子如此桀骜不逊,一点没有回头的迹象,非常恼火。于是,他让人发信给蒙塔古,告诉他母亲病危。蒙塔古接到这封信后,忧心忡忡地对桑顿说,他的母亲病重,他必须要回家一趟。

  随后,骄傲的老爵士上门了,从他嘴里,桑顿知道了一切真相:原来她深爱的蒙塔古不仅有显赫的身份和地位,还即将与一位贵族小姐联姻。因此,他的父亲称她以这么卑贱的身份,想跨进上流社会简直是无稽之谈,如果她与他的儿子结合,生出的孩子将是对蒙塔古家族高贵血统的侮辱。

  最后,老爵士不由分说扔下一笔钱,让桑顿拿着这些钱走得远远的,不要再纠缠他的儿子。老爵士走后,她终于撑不住了,泪留满面。她感到自己真的是太低贱了,怎么能让蒙塔古这样的贵族爱上她?再联想到蒙塔古这段时间的反常表现,还有对她隐瞒的身份,她几乎相信了老爵士的话。然而桑顿仍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蒙塔古回来亲自告诉她那一切都是假的,他是真心地爱着她。

  可在公寓中苦苦等待了一个月,桑顿没有得到蒙塔古的任何消息。桑顿伤心欲绝,终于相信蒙塔古不仅玩弄了她的感情,连金钱也不愿为她再多付出一分。这个时候,她又意外地发现自己怀了身孕,便不得不动用老爵士留下的那笔钱结清房租,另找了处便宜的房子住下。

  而蒙塔古匆匆回到家后,母亲安然无恙地出来迎接他,他这才知道是个骗局。但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他被直接关进了城堡。当他被放出来是三个月之后,已经到了冬天,伦敦下了一场很大的雪,老爵士用比天气还要冰冷的语气告诉他,我们去调查过了,你爱的那个女人早就跟着有钱人跑掉了。

  蒙塔古自然不会轻信父亲的话,他火急火燎地赶回公寓,却发现那里的确如父亲所说人去楼空,贵重物品和珠宝连同桑顿都不见了。蒙塔古当时感到天昏地暗,有一种坠入深渊的感觉。

  从那之后,蒙塔古关闭了自己的心房,他再也不相信忠贞不渝的爱情,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 1905年,老爵士去世后,他成为伯利欧地区的第二代蒙塔古爵士,并与贵族小姐塞西尔成婚。

  情归深海爱留风中蒙塔古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他将妻子冷落在家中,终日与臭味相同的朋党去花天酒地。1906年春天,新开张的一家酒吧为招览生意,特意请了一批脱衣郎来表演。蒙塔古与朋友们听说后,立即相邀同去玩乐。那些露着性感身材大跳艳舞的女郎们引起了一阵阵的轰动和尖叫,蒙塔古和朋友们也沉浸在刺激和快乐的气氛中。最后一个紫衣女郎出来时,还处在兴奋中的蒙塔古突然地呆住了,那张化着浓妆的冷艳面孔是那么熟悉,实在太像桑顿了。虽然一直刻意想忘记她,可她的音容笑貌却无时无刻不在他的脑海中萦绕。

  当紫衣女郎将最后一件衣服脱掉时,舞台下几乎沸腾了。蒙塔古看见她胸口有颗醒目的红痣,与桑顿身上的那颗在同一个位置。蒙塔古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立即告诉自己,那也许只是喝醉了酒的幻觉,现在的桑顿或许早就和哪个有钱男人在一起过着锦衣美食的日子。他几乎是冲到了后台,在那些女人中寻找着紫衣的身影,终于在一个角落中,他看到那个女人正在一点点整理自己的物品。

  这么忧郁的眼神,这么美丽的面孔,除了是桑顿还能是别人吗?桑顿和蒙塔古隔了三年,却在这样尴尬的情景中重逢了。她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自己深深爱过的男人,只能仓惶而逃。蒙塔古跟着桑顿跑过了几条街,在低矮贫民区的一间破房子中他看到了桑顿和那个孩子。看到当年他为桑顿画的那七幅肖像被一张张地贴在墙上后,蒙塔古的眼眶红了。

  这几年里,桑顿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只能重操旧业出来卖笑挣钱。蒙塔古望着满脸憔悴的她,不知不觉中眼泪便流了出来。他发誓要弥补给她一切。

  蒙塔古回家的当晚,便向整个家族宣布他要与妻子塞西尔离婚,娶回桑顿。他的母亲被气得晕了过去。这时,深爱丈夫的塞西尔试图为他解围,她表示可以接受桑顿,甚至请她搬进他们家里共同生活。

  塞西尔的话让蒙塔古冷静了下来。想想这几年来,他一直冷漠对待塞西尔,可她到关键时刻还能设身处地地为他和他的家族着想,并且心甘情愿地成全他的爱情,他感到心酸。最后,蒙塔古将桑顿和孩子安置在了伦敦一处公寓中。为顾全家族声誉,蒙塔古与桑顿的恋情只能在地下继续,他感到压抑和痛苦。这时,蒙塔古的艺术家朋友查尔斯·塞克斯被他们曲折的爱情深深打动了,应蒙塔古之请,他以桑顿为原形创作了一个生动的雕塑:一个年轻的女孩,迎风而立,任凭裙裾在风中飞扬,却把食指轻轻地点在自己的嘴唇上,这正象征着桑顿和蒙塔古之间不能言说的秘密情感。这个雕塑被命名为“私语”。蒙塔古将第一个“私语”放在他的劳斯莱斯“银色幽灵”轿车的车头,含蓄地以此宣示自己的爱情,很快,这独特的车标竟被不明就里的上流社会劳斯莱斯车主们引为风尚。

  这股风潮很快被劳斯莱斯创始人之一的劳斯先生获悉,他找到好友蒙塔古,委托他请塞克斯在“私语”的基础上为劳斯莱斯汽车设计一个专门的车标。这一次塞克斯征求了桑顿的想法,将“私语”女孩的双手改为如羽翼般向后伸展,其它不变,汽车史上最经典的“飞翔女神”车标就此诞生了。1911年2月6日,镀银的“飞翔女神”正式飞上了华贵的劳斯莱斯车头,成为劳斯莱斯车的车标。“飞翔女神”启用典礼的隆重程度不亚于第一辆劳斯莱斯轿车下线。就这样,蒙塔古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了对情人桑顿的深情。每当他用车载着自己的女神桑顿飞驰在风中,那美丽的车标在阳光里闪烁着无限光芒时,桑顿就觉得空气都洋溢着爱的气息,而她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天妒红颜。1915年12月,蒙塔古被派往印度负责考察机动化部队,为了能陪伴在爱人的身边给他安慰,桑顿与蒙塔古一起登上了开往印度海的轮船。12月13日,当蒙塔古和桑顿乘坐的轮船驶入地中海海域时,被德军的鱼雷击中。

  冰冷刺骨的海水中,蒙塔古紧紧地抓住了桑顿,可桑顿的身体很快被冻僵,在即将完全失去了知觉的那一刻,她拼尽全身气力最后一次对他说: “我爱你!”随后,蒙塔古眼睁睁看着他挚爱一生的女人被无情的海浪吞噬……蒙塔古在海上漂了36个小时,终于被获救。回到英格兰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失去桑顿的悲痛中恢复过来,整日精神恍惚,抚摸着“飞翔女神”车标流泪。劳斯先生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抚慰朋友那颗受创的心。

  电影的英文名字La La Land中,“La”由Los和Angeles拼成,正是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别称。而在美国俚语中,La La Land也可用来表示“梦幻之地”,用来形容《爱乐之城》这部充满乌托邦色彩的歌舞片也许再合适不过。一段发生在“天使之城”洛杉矶的追梦旅程,一个关于相遇、相爱、最终分离的爱情故事,电影不仅用明快的舞蹈与动人的歌曲致敬了美国好莱坞上个世纪30年代歌舞片的黄金年代,更用饱含深情的镜头歌颂了那些始终坚持梦想、仍旧相信爱情的人们。

  故事并不比听上去更复杂。女主人公Mia,一个热爱好莱坞老电影,试镜无数次却也失败了无数次的咖啡厅服务员;男主人公Sebastian,一个发誓要拯救爵士乐,却只能在高档餐厅弹“Jingle Bells”赚取客人小费的钢琴师。像是无数生活在纽约、东京、巴黎或者“北上广”等任何一座大都市里充满雄心壮志的年轻人一样,这两个生活在洛杉矶的“文艺青年”各自奔波在追梦的路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苦苦挣扎。

  很多时候,爱情的开端并不是美妙的,对这场电影的男女主人公而言也是如此。在结束一场无聊的圣诞舞会后,Mia在深夜的街头徘徊,忽然听到路边一家餐厅传来动听的钢琴旋律,演奏者正是Sebastian,她呆站在那里听得入神。演奏结束后,Mia走上前来正要表达欣赏之情,刚被餐厅老板炒掉的Sebastian却怒气冲冲地迎面而来,狠狠地撞了Mia一下后径直离开,留下正微笑着说话的Mia愣在原地,一脸尴尬。

  两人再次见面是在一个泳池派对上。Sebastian在一个临时乐队里弹奏电子琴,而人群当中的Mia身着一袭黄裙,欢快的舞姿简直让Sebastian移不开眼。夜幕降临,已经正式认识后的两人一起走到山顶,闪耀的星空与城市的灯火彼此映衬,相得益彰。如此良辰美景,明明都已动心的两个人却像孩子一样斗起嘴来,争相表明自己对对方没有好感。Sebastian首先“表明心意”,言不由衷地感慨自己和Mia两人享受这么美好的夜晚简直过于浪费。

  Mia当然也不示弱,急忙辩解说Sebastian这样的男青年对自己毫无吸引力。

  但是,无需更多的台词暗示或情节推动,一段默契十足的踢踏舞出卖了他们――就像山顶清冽的空气、头顶璀璨的星光,Mia与Sebastian彼此倾心的爱意自然而含蓄地缓缓溢出。虽然舞步不乏笨拙,但已足以成为两人爱情最初的注脚。

  两人尽管嘴上说着互不待见,但实际却越来越被对方所吸引。Sebastian会跑到Mia工作的咖啡馆等她下班,倾听这个一心做着明星梦的女孩讲述自己如何在姑姑的影响下爱上电影,如何从法律专业辍学来到洛杉矶,如何不断参与试镜却屡屡失败的经历。而在听到Mia说自己不喜欢爵士乐后,Sebastian立即提议带她去一家酒吧,听几位黑人爵士乐手的现场演奏。坐在酒吧里,Sebastian激动而耐心地向Mia解释爵士乐的精妙之处:在Sebastian看来,爵士乐妙则妙在它是即兴而作,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创作,每一次的演奏都是全新的。可悲的是,真正的爵士乐正在死去。

  这是许多人都熟悉的画面:恋爱中的男生急于向心爱的姑娘展示自己的英雄梦想,而Sebastian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俱乐部,在那里演奏真正有灵魂的爵士乐。在此类画面当中,女生常常会仰望着男生,眼中充满无限的崇拜之情,Mia同样如此。她喜欢Sebastian谈起梦想时滔滔不绝、充满孩子气的样子,也因此喜欢上了爵士乐。

  相似的人常常惺惺相惜,他们理解彼此心中那份未被现实磨平的激情,珍视那在旁人看来如同天方夜谭的梦想。正是因为如此珍贵的惺惺相惜,Mia和Sebastian最终走到了一起。两人相约看一部好莱坞老电影《无因的反叛》,结果电影播放到一半突然出现故障,Mia提议去电影的真实拍摄地――格里菲斯天文台。在这里,陷入爱河的两人在无比璀璨的星河中翩翩起舞,深情拥吻,贡献出好莱坞电影史上描绘爱情最美丽的镜头之一。

  这应该就是人们最喜欢的爱情模式,纯粹而简单,无需经历种种磨难考验,也不要空洞的海誓山盟,只需一瞬间的心动,彼此对望时眼波的流动,以及共同起舞时脚步的默契。春去夏来,当热恋中的男女主人公对唱起歌曲“City of Stars”,正是爱意最浓之时。

  正如歌词所唱的那样:“我不在意自己是否清楚/哪里才是我的目的地/我只愿感受这奋不顾身的爱情/以及胸中怦怦跳动的心/希望这爱意永驻心中。”这是爱情最美的片段:在这个一切都会最终消逝的世界里,爱情会在某个瞬间定格,然后通达永恒。

  然而,梦想的生根始终需要现实的土壤,爱情的维系也要有面包的支撑。始终苦于没有伯乐的Mia在Sebastian的建议下,开始创作并排练一部独角话剧。迫于生计的Sebastian也决定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违心地加入一支乐队,在摇摆尖叫的观众面前演奏着他曾经最嗤之以鼻的、混合各种电子音的现代爵士。

  伴随着乐队的壮大,Sebastian和Mia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二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多。Sebastian开始享受乐队的成功带给自己的成就感,而Mia却觉得男友正在逐渐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事情。终于,在Sebastian为Mia精心准备的一次惊喜烛光晚餐上,两人的矛盾爆发。

  后恚在Mia堪称灾难的话剧之夜结束后,无比受挫的她离开了洛杉矶,也放弃了当晚因为乐队拍摄任务没有来到现场观看演出的恋人Sebastian。直到后来,一个导演将试镜电话打到Sebastian这里邀请Mia来试镜,Sebastian才决定驱车前往Mia的家乡,鼓励她再试一次。这一回,Mia终于成功了,将要远赴巴黎拍戏的她选择了与Sebastian和平分手。

  一晃五年过去了,Mia实现了自己的明星梦,还有了完美的丈夫和甜美可爱的女儿。Sebastian也如愿拥有了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并在那里邂逅到由丈夫陪伴的Mia。虽然男女主人公没能执手此生,重逢的故事也不免伤感,但电影毫不掩饰地抒发了对理想的赞颂,尤其是两人各自圆梦的情节更具有一种乌托邦的色彩。在现实当中,大多数人应该和两人“成功”前的模样相仿:反复碰壁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者硬着头皮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可是,这里是梦幻的都市洛杉矶,是梦幻的艺术形式――电影,人们愿意走进这个暂时的乌托邦,逃离令人失落的现实,一起做场白日梦。正如Mia在最后一次试镜时动情唱的那样。

  只要不放弃,梦想一定会实现。即使你已经不再相信这种圆满的好莱坞梦想,但是电影告诉你,不要轻易向现实屈服,坚持不懈地向你的梦想迈进,哪怕看上去愚蠢至极,哪怕最终不过一地鸡毛,但这样的你一样值得被爱,以及被歌颂。

  实际上,对理想的坚持也是电影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本人的写照:出生在1985年的查泽雷热衷爵士乐,他迄今为止的三部作品《公园长椅上的盖伊和玛德莲》《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都是以爵士乐为主题;他怀念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固执地使用歌舞片这种略显过时的方式拍电影。如今,在套路满满的好莱坞,查泽雷已拥有了一席之地,这又何尝不属于一个追梦青年的胜利?

  爱情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它必然会消逝,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这在《爱乐之城》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五年后又一个冬天的夜晚,已成为电影巨星的Mia和丈夫漫步在洛杉矶的街头,忽然被一阵音乐声吸引,随即走进街角一个不甚起眼的酒吧。在看到酒吧标识的一瞬间,Mia愣住了――Seb’s,那正是她曾亲手为Sebastian设计的酒吧logo,这里就是他一直梦想开的爵士俱乐部!

  Sebastian也在人群中发现了Mia,他平复心情后坐在钢琴前,再次弹奏起五年前的那个冬夜那首曾经吸引Mia驻足的乐曲“Mia & Sebastian’s Theme”。接下来,这场淡淡的爱情游戏用最后一连串的蒙太奇调动起观众所有的情绪。两个昔日的爱人,一个屏息弹奏,一个用心聆听,共同想象着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如果时光倒流,我们一定在初次见面时就亲吻,不争吵不分手,不错过彼此的任何一个瞬间,一起见证对方梦想的实现,和你结婚生小孩,在一个温柔的夜晚,牵手走进一个酒吧,听一场我们都喜欢的爵士乐。”

  可是,过去无法重来,恋人们拥有的只有对往昔苦乐参半的祭奠以及相顾无言的默契。一曲终了,Mia与丈夫起身离开。在门口她转过身来,与Sebastian的目光交会,沉重的感伤在两人的微微一笑中消解。是啊,对于深爱过的两个人,最好的回应不就是变成对方喜欢的样子么?虽然此时此地,伊人已不在身旁,但那份永远留存心间的温暖力量正是爱情无与伦比的馈赠。他们曾经向往过、歌颂过的爱情不正是眼下的这一场景吗?

  读幼儿园时,“天生丽质”的我被舞蹈老师选中,安排我进舞蹈队学跳舞,一个“压腿”动作,痛得我哇哇大哭,于是放弃了跳舞。小学时,爸妈为了培养我的气质,常常诱导我去学跳舞。“压腿”的阴影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我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上到初中,学校组织的元旦晚会上,同学们自编自跳的舞蹈吸引了我,于是,我主动提出要求:我要学习爵士舞。

  寒假的时候,我成为“舞之恋”舞蹈室里的一名学员,专门学习爵士舞。暑假来临的时候,我还是“舞之恋”舞蹈室里的一名学员,因为无法抓准爵士舞的力度,缺乏爆发力,老师将我安排到中国舞的群体里,学习姿态优美的现代古典舞——《床前明月光》。

  热情的太阳将它那炙热的光芒送给大地,大地脸红了,变得不好意思了,地面热乎乎的。对于我这个骨头硬绷绷,左右不分,基本功不扎实的“老龄人”,拿着扇子转来转去,还要姿态优美,摆出不同的造型……就如乌鸦在唱歌——难堪!不过,我相信我能行的。经过汗水的洗礼与身子骨锥般疼痛的折磨,我的努力终于获得了老师的肯定。老师说我跳古典舞比跳爵士舞好看多了。我嘴上虽说:“我不好的”,心里却乐开了花。时间在疼痛和忙碌中缓缓地流逝,老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在不断地进步……

  经过大概一个月的“魔鬼式”训练,我们终于迎来了绽放光彩的时刻——“舞动一生,为健康加油”舞之恋专题晚会于七月二十日晚上在化州市的忠信商场隆重上演。整场晚会的主题是舞蹈,大多数学员一个晚上参演两三支舞,而我只参演一支舞。(谁叫我实力不够呢?)虽然有点难过,但心中依然激情澎湃,兴奋不已。

  那一天,我早早来到了舞蹈室。只见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风华正茂的少女和绽放光彩的女人,陆陆续续地化好美美的妆容,穿上光彩夺目的服饰后,又陆陆续续地向空前盛大的晚会现场出发。

  晚会现场虽不是人生人海,但是观众席上已经座无虚席。因为《床前明月光》是晚会的压轴节目,我悄悄地溜进观众席搬了一张椅子坐在那儿边喝汽水边看演出。

  音乐剧是在百老汇成长发展的,因此不能脱离美国单独进行讨论,而它在各国的存在方式亦有不同。英国遵古典,法国遵歌舞,德国遵戏剧。但只有百老汇出来的音乐剧才能刺激及引导观众的情感,使之与舞台演员情绪同步,并且拥有纯音乐或附属其它载体的音乐所不具备的“语意性”和“具象性”。

  音乐剧的戏剧本质规定其必须有一个时间或地点背景作为框架,而音乐情境则由这个背景为大前提来决定,即选择什么类型的音乐,它必须具备什么风格,什么速度,什么节奏。音乐剧与潮流的紧密结合,决定其选取的音乐必须具有当时风行音乐的特点,并能让听众一听就对剧情年代有个大致了解,不然就会与整部戏脱节。打个简单的比方,不可能把《俄克拉荷马》的音乐放进《芝加哥》里,也不能把《乔的咖啡屋》中的音乐往《租》里头塞。

  以《俄克拉荷马》为例,该剧上演于1943年,而故事背景则设定在20世纪初的印第安保留区。40年代正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黄金时期,从第一首《美丽的早晨》中就不难找到山地音乐(Hillbilly Music)的影子,当克里想邀罗蕊去参加舞会而用《华丽马车》引诱她时,音乐立刻换成都市摇摆乐风格;威尔描述他进堪萨斯城大开眼界那段,理查德・罗杰斯巧妙运用相同的6/8拍将属于牛仔的西部摇摆乐与城市的新奥尔良爵士乐结合在一起……《俄克拉荷马》是音乐与剧本完美结合的代表作,更是美国白人乡村乐与黑人爵士乐在30-40年代完美融合演出的杰作。

  《芝加哥》首演于1975年,故事背景是20年代。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芝加哥一直是全美最具现代化的城市之一,舞厅与酒吧自然是爵士乐的重要演出场所,而里边的爵士乐亦理所当然地处在流行尖端。为了符合五十年问的爵士乐变化,约翰・坎德尔从配器入手,用20年代的新奥尔良爵士《And All That Jazz》(《爵士茶靡》)、40年代的节奏布鲁斯《When you’re good to mama》(《当你孝敬妈妈》)以20年代红极一时的Ma Rainey作为Mary人物原型衔接风格过度、30年代城市布鲁斯《Roxie》(《露丝》)、50年代的冷爵士《Razzle Dazzle》(《意乱情迷》),最后以70年代盛行的摇滚布鲁斯《Love Is A Crime》(《爱是一种罪行》)结束,亦可谓链接五十年间布鲁斯与爵士的发展史。

  对事件发生时间的界定,音乐剧比歌剧更为严谨,它的风格更强调客观流行而非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在乐器的运用上,音乐剧亦比歌剧更大胆,尤其是在色彩乐器方面。韦伯在《万世巨星》中加入的电声乐器,不仅仅是对古典艺术的冲击,更多的是对宗教文化的冲击。尽管歌剧经过18世纪格鲁克与莫扎特的改革后,逐渐远离对神的歌颂与一味炫技强调对人声极限的追求,但歌剧的演出长度、本质要求及声乐样式等因素,决定其仍以花腔之类演唱技巧的高低作为衡量演员的首选标准,这就局限了人声与剧诗、旋律、节奏、脚本之间的地位及从属关系。音乐剧在演唱方面与歌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音乐剧强调的是剧中人物的个性而非歌者本人的个性。从这方面就决定了音乐剧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比歌剧在观众层面上拥有更广阔的接受度。

  不论是戏剧、交响乐、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舞台艺术,还是广播剧、电影、电视等媒体艺术,都摆脱不了“节奏”这个共有音乐元素的存在。节奏,伴随着生命的产生及情感的宣泄。艺术不似历史绝对客观地存在,艺术不像科学严谨地追求精确的数据,艺术也不求达到哲学那种“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它是具有时代脉搏性的,周期性反复却又始终前进着的一种情感宣泄,任何时代它都在追求一种“认同性”,一种在情感表达上大多存在的或隐藏或显露的“共性”。

  戏剧从成为消费艺术的那天起,就有了长度限制与节奏限制,因为它对观众而言是一种“消磨时间”的娱乐,对表演者而言是个“有酬劳的”体力劳动。因为有音乐的加入,19世纪演出时间最长的歌剧便是《尼伯龙根的指环》,全剧四幕约4时20分,而其余演出多控制于180分钟以内。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歌剧写作已经有了严格的格式与套路,不同的只是演出的人,而演出的节奏更多是掌握于歌者与指挥家。

  音乐剧的节奏是一种时代精神,它受到历史、科学、哲学、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工业革命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心态浮躁,“闲庭信步”去欣赏艺术和自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人们必须为自己压抑的情感找到一个出口。面对生活压力,对艺术的感觉也从以往的欣赏与消遣变成了今天的宣泄。音乐,这种数千年来一直赖以表达情感的艺术,自然跟随人们内心节奏加速,虽然它是大自然的作品,但在人类社会中作为人文作品,它不可避免地随着人们情感的波动而波动。摇滚乐的兴起与发展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那些歌剧兴盛的国家如今也处处充斥摇滚乐的身影。

  “顺应市场,包容一切人文艺术”,这是音乐剧最根本的优势。将歌剧与音乐剧放在一起作个比较,最表面的区别就是“时间总长”。时间是掌控节奏的大前提,看相同时长内演出音乐作品的多寡不难判断它们的音乐速度。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古诺的歌剧演出总长约160分钟,由33首音乐作品组成。热门的法语音乐剧总长约135分钟,组成作品数量有35首。单从数字上作对比,就能知道今日音乐速度与18世纪相比加快了多少。同一题材作品,在进行到朱丽叶婚期前感到未来迷茫那段,歌剧第八首《Ah!Je Veux Vivre Dans CeReve》(《我愿生活在这梦中》)响起时,演出已进行了约25分钟,而音乐剧至同一桥段时方进行了12分30秒,第四首歌曲《Un Jour》(《有一天》)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二重唱,风格与前者相比从古典的咏叹调变为40年代的左岸香颂。

  音乐剧中的节奏并非仅指一般意义上的节拍,更多的是作为一部作品的整体进行速度。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部完整作品,剧目中所有歌曲进行的平均速度。18、19世纪的歌剧不论演唱方式,一首歌曲的演唱时间大约是在4-7分钟,为演唱者展示技巧预留了时间。而音乐剧,演唱时间是绝对控制在5分钟以内,大多数独唱唱段都是在2-3分钟。其二是歌词,能否对剧情有推进作用。《我愿生活在梦中》是纯粹的抒情段落,一共只有两三句歌词,只是用来表达生活在梦中的愿望。而《有一天》则由罗朱二人分别唱出现在心境及未来期待,在戏剧结构上既对朱丽叶出场的亮相作了交代,也预示着有着共同愿望的两人将在不久相 遇。最后一点,即是否符合现代人欣赏时间。以百老汇为例,热演的音乐剧中剧本音乐剧通常在180分钟以内,而概念音乐剧则在120分钟以内。

  音乐剧是为了满足观众需求而存在的。剧本音乐剧迎合喜欢听故事的观众,而概念音乐剧在追求一些新奇,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同,因此二者在选材、编创上多有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极力满足观众的需求。时代的进步及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大量零碎的故事片段,因此,单纯的“故事”是不能作为一个卖点的,很可能刚交代开头便有观众猜到了下一步的发展。音乐剧多在歌、舞、舞美方面下功夫,尤其是概念音乐剧舍弃传统陈述手法,以“各式小众人群如何为社会所认可、接纳”为卖点开辟了另一条新的道路。

  百老汇戏剧定位在让观众“摇摆”和“畅笑”,因此,在音乐节奏上,不仅仅是要让舞蹈演员有排舞的便利性,更要让观众有随之舞动的欲望。带古典规律的抒情性歌曲在每部音乐剧中的比例是有限定的,通常而言不会超过1/6,否则,会影响剧情节奏的进行,甚至会让一些排斥古典乐的观众感到厌烦,所以一般不随意出现。最著名的便是作为“十一点之歌”出现,在《猫》中由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唱的《回忆》。因为角色是一只过气的老猫,在音乐诠释上肯定不能用爵士或摇滚等过于富有现代生命力的歌曲。其实这首歌并没有传说中的神奇,将其放入浩瀚的歌剧选段中将显得稀松平常,就连创作者韦伯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当时自己觉得这首歌“糟糕透了”,进而再三修改。但如今这首歌却成为热议的焦点。原因何在?因为在许多活力四射的选段相继出现后,它作为缓和观众情绪的契机出现,就好像歌剧中大篇幅的Grave(广板)、Moderator(中板)、Adagio(柔板)唱段中突然出现一只圆舞曲速度的唱段一样,虽然作用刚好相反,但目的是一致的。

  “演绎”(Syllogism)在字典中有两个涵义:①表演、表现;②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音乐剧中旋律与歌词同时存在这两种涵义,并且可以相互推断。因传播和盈利需要,许多音乐剧的选段在听觉方面可以对“语言的互译”作出让步,但多数选段在同一语种内许多词是不能随意替换的,一旦替换,听起来就完全不是个“味儿”。相对地,对观赏过的观众而言,再次看到同样的词亦很自然地能哼出旋律。因此音乐剧中的歌词通常被称为剧诗,除了诗词的韵脚外,同时也具备了诗的“寓意”。很难说得清楚美国这种剧诗文化的发展史,来自各地的方言,不同种族的俚语,叮呼巷的影响,因“禁酒令”颁布而衍生的各式“暗号”,爵士乐的推动……在音乐剧中,它们早已不是简单的旋律与歌词的关系。

HTML地图 网站地图